清代地理志書研究(出書版)免費全文閲讀,職場、軍事、歷史軍事,華林甫,即時更新

時間:2018-04-13 11:33 /青春小説 / 編輯:沈母
熱門小説《清代地理志書研究(出書版)》是華林甫所編寫的職場、機甲、歷史軍事類型的小説,這本小説的主角是生番,廣西,文中的愛情故事悽美而純潔,文筆極佳,實力推薦。小説精彩段落試讀:注24 (清)王昶:《商洛行程記(一)》,見《小方壺齋輿地叢鈔》第六帙。作者於乾隆丙午年(1786)因公務秦

清代地理志書研究(出書版)

作品字數:約21.7萬字

閲讀指數:10分

作品頻道:男頻

《清代地理志書研究(出書版)》在線閲讀

《清代地理志書研究(出書版)》精彩章節

注24 (清)王昶:《商洛行程記(一)》,見《小方壺齋輿地叢鈔》第六帙。作者於乾隆丙午年(1786)因公務歷西安府至商州一路,作記。

注25 《甘肅通志》卷5《山川·慶陽府·安化縣》。

注26 參見史為樂主編:《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》下,1989頁,北京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05。

注27 參見《猫盗提綱》卷6《入河巨川·洛》。

注28 參見譚其驤:《中國歷史地圖集》記。

注29 作者單位,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。本文為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,批准號12YJA770014。

注30 任玉雪:《從八旗駐防到地方行政制度——以清代盛京八旗駐防制度的嬗為中心》,載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》,2007(3)。

注31 任玉雪:《從八旗駐防到地方行政制度——以清代盛京八旗駐防制度的嬗為中心》,載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》,2007(3)。

注32 《清聖祖實錄》卷22,康熙六年六月甲戌。

注33 《清聖祖實錄》卷33,康熙九年五月丙子。

注34 《清聖祖實錄》卷145,康熙二十九年四月丁亥。

注35 《清聖祖實錄》卷315,康熙十三年五月辛亥。

注36 乾隆《清會典》卷首,《大清五朝會典》本,第10冊,3頁,北京,線裝書局,2006。

注37 嘉慶《清會典》卷首,《大清五朝會典》本,第12冊,1頁。

注38 《清仁宗實錄》卷84,嘉慶六年六月甲子。

注39 《清德宗實錄》卷424,光緒二十四年七月丁卯。

注40 《清宣宗實錄》卷114,光七年二月戊申。

注41 嘉慶《清會典》卷10,《大清五朝會典》本,第12冊,108頁。

注42 參見光緒《清會典》卷13,《大清五朝會典》本,第16冊,109頁。

注43 嘉慶《清會典圖》卷91,《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》影印本,第707冊,3176頁,台北,文海出版社,1991。

注44 嘉慶《清會典》卷10,《大清五朝會典》本,第12冊,111~112頁。

注45 嘉慶《清會典》卷10,《大清五朝會典》本,第12冊,112頁。

注46 光緒《吉林通志》卷22,第3冊,1698頁,台北,文海出版社,1965。

注47 乾隆《盛京通志》卷24,《四庫全書》本,第501冊,422頁,台北,商務印書館,1986。

注48 張穆:《蒙古遊牧記》卷7,《續修四庫全書》影印本,第731冊,72頁,上海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2。

注49 王彥威:《西巡大事記》卷11,《續修四庫全書》影印本,第446冊,893頁。

注50 屠寄:《黑龍江輿圖説》,見李興盛、馬秀娟主編:《程德全守江奏稿(外十九種)》,2354頁,哈爾濱,黑龍江人民出版社,1999。

注51 《清朝文獻通考》卷33,《萬有文庫》本,第1冊,5165頁,上海,商務印書館,1936。

注52 《清仁宗實錄》卷169,嘉慶十一年十月辛卯。

注53 屠寄:《黑龍江輿圖説》,見李興盛、馬秀娟主編:《程德全守江奏稿(外十九種)》,2299頁。

注54 作者單位,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。

注55 清張華《博物志》卷1:“餘視《山海經》及《禹貢》、《爾雅》、《説文》、《地誌》,雖曰悉備,各有所不載者……諸國境界,犬牙相入,秋之,並相侵伐,其土地不可詳”(北京,中華書局,1985)。此亦西晉典籍。

注56 《漢書》卷42,《東平憲王蒼傳》,1435頁,北京,中華書局,1965。

注57 《太平御覽》卷415/3a·人事部五六·孝女類引。此《宣州圖經》成書於開皇九年(589)置宣州之、大業初改宛陵縣為宣城縣之。其中的“415/3a”表示該書中華書局1960年印本的卷415的第3葉正面(a正、b背 )。

注58 《太平廣記》卷60/374~375·女仙五“郝姑”條引《莫州圖經》。

注59 參見張舜徽:《四庫提要講疏》,71頁,昆明,雲南人民出版社,2005。

注60 參見拙作《隋唐“圖經”輯考》,載台北政治大學《歷史學報》,第27、28期。

注61 北宋李宗諤《祥符州縣圖經·序》載:“圖則作繪之名,經則載言之別”(《玉海》卷14引)。

注62 劉九經,郿縣人,明萬曆二十年(1592)士,官至御史。整部《明史》僅一語及之(參見卷241《孫瑋傳》)。清宣統元年(1909)《郿縣誌》目錄之,附錄八景有“武侯陣法”,案語謂:“八陣磧,不聞在五丈原,劉志已涉附會;今五丈原隸岐山,亦不隸郿也。”

注63 康海,字德涵,別號對山,武功人,明弘治十五年(1502)狀元,授翰林院修撰。所撰《武功縣誌》3卷,僅7篇,言簡意賅。傳記附見《明史》卷286《李夢陽傳》。

注64 參見張舜徽:《四庫提要講疏》,73頁。

注65 其實,作者為税安禮。

注66 其實,作者為梁份。

注67 參見(清)錢大昕:《十駕齋養新錄》卷14“《輿地紀勝》”條。

注68 參見鄒逸麟:《〈輿地紀勝〉的流傳及其價值》,見《椿廬史地論稿》,536~558頁,天津,天津古籍出版社,2005。

注69 例如,有職思堂5卷自刻本,總論不分卷之翁曾源抄本,130卷足本的清初抄本2種、清抄本6種,殘缺的清抄本4種。見《中國善本書目》史部(上),737~739頁,上海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1。

注70 另外,武漢大學圖書館藏有通志堂刻本《讀史方輿紀要·陝西》一書,當為徐乾學所刻(説見顧廷龍:《顧廷龍文集》,82頁,北京,北京圖書館出版社;上海,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,2002)。

注71 方誌學界普遍將一統志納入方誌系統。例如陳光貽著《中國方誌學史》講到方誌總類時,有“總志”一類(19頁,福州,福建人民出版社,1998);甚至劉緯毅著《中國地方誌》還有“地方總志”這種莫名其妙的説法(93頁,北京,新華出版社, 1991)。反觀晚清張之洞《書目答問》卷2史部地理類將《元和郡縣誌》、《太平寰宇記》、《元豐九域志》稱為“總地誌”,把《吳郡志》、《鹹淳臨安志》、《朝邑縣誌》等稱為“志一隅”,較為得當。

注72 參見(清)翁方綱等纂,吳格、樂怡標校整理:《四庫提要分纂稿》,上海,上海書店出版社,2006。

注73 分別是:餘嘉錫:《四庫提要辨證》(北京,中華書局,1980);胡玉縉撰,王欣夫輯: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》(北京,中華書局,1964);張舜徽:《四庫提要敍講疏》(昆明,雲南人民出版社,2005);崔富章:《四庫提要補正》(杭州,杭州大學出版社,1990);李裕民:《四庫提要訂誤》(北京,書目文獻出版社,1990初版,增訂本由北京中華書局於2005年出版);楊武泉:《四庫全書總目辨誤》(上海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1);司馬朝軍:《〈四庫全書總目〉研究》(北京,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2004)與《〈四庫全書總目〉編纂考》(武漢,武漢大學出版社,2005)。

(27 / 38)
清代地理志書研究(出書版)

清代地理志書研究(出書版)

作者:華林甫 類型:青春小説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